close


在這樣一個族群裡,許多人都是沉默而獨善其身的。

並不是非難這樣的想法,畢竟處在這個大環境中,有些事難以公開,有些情緒無法張揚,我們總是選擇一個自以為安全的方法自我保護;不涉足同志的場所,不參加同志遊行,不表態自己的立場,甚至不主動去吸收閱讀相關的訊息。當然偶爾仍會聽見相關的消息或新聞,在心裡頭暗自期許社會會因而有些改變,卻不肯主動去支持。

也許某個程度上,我自己也是這樣子,因此,看見老藕的書,我還蠻受到震憾的。

撇開裡頭每一位同志的故事不講,光是作者(或在書裡化身蓮姨的敘事者)主動投身這個社群的出發點,就足以讓我覺得感動了。

一個非同志,甚至自己的小孩也不是同志的老婦人,因為一個博客的文章而引發後續的關懷與投入,這是難以想像的。我憶起自己還沒有踏進圈子──還自認為是個異性戀──時,因為系所修課的關係,會接觸到一點相關的議題,也懂得採取某些立場來正視同志團體。累積的文獻和相關的研究,讓我知道同志不是病態,同志應該擁有一視同仁的權利興社會眼光,同志這個同志那個……我曉得政治正確的觀點是什麼,我以一個寬大無私的觀點去看待同志社群,只因為自己是站在一個異性戀者的既得利益的立場,我是可以隨時抽身回到自己安全的那一邊的。

但,這樣的態度不應該有一點施捨的成份。

老藕的書寫中,我讀不出這樣的意味。

她的主動和包容,是令人感動的。即使在今天這個網路普級的時代,好像隨時可以找到圈子裡的人對話交談、各紓己懷,但一個願意傾聽的人卻很少。我們懷著各自己的心事,累積著極大的內心挫折和壓抑,渴望有一個可以對話的出口,但其實卻不容易找到,更何況那是一個不具同志身分,是一個長輩的對象──畢竟在既定的想法中,長輩受限於傳統與過去的教育,往往是封閉而守舊的,更排斥去認識同志問題。而更甚者,她願意聽,願意去思考你的立場,願意去為你開導,還願意去反省自己。

書裡的每一段故事都講了不同的情況,當然文化背景和社會現狀和台灣很不相同,卻都可以讓人反推到自己身上,去思考同志身分的遭遇。而且,她不只書寫同志,她也把目光放到那些同志們身邊的人,母親、妻子、甚至雙方的家族,那些情節確實地打開了我的視野。在我們各自為自己的遭遇感歎怨懟的時候,也應該花更多時間去想想身邊的人,調整自己的態度與應對方式。

出櫃與否,一直是每個圈內人永遠在面對與掙扎的課題,對朋友、對家人,甚至是對自己,我們會考慮很多,猶豫很久,覺得身邊沒有人可以幫忙,沒有人可以理解自己;我們期待的是理解,而不是同情。老藕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孩子,讓自己成了他們的知己,希望藉著書寫這些故事幫上更多無處可訴的同志朋友……光這一點,已經這本書的價值所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