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導演說,那是她1995年的作品。

1995年,在大環境中同志議題還不十分凸顯。

整個情節談的是一個同志作家面對出櫃的掙扎。散場時,我聽到
有的人說,導演騷不到癢處。畢竟李安的電影出來以後,感覺上
同志的題開始不斷被炒作,許多以前避諱的,現在都成了司空見
慣似的。

其實如果把角色對照到一個同志身上,因為出櫃的壓力,任何可
能的情況往往都被自己放大了許多。前幾天有個人寫信問我,同
志的感情真的有那麼困難嗎,同志的身份有那麼大的壓力嗎?總
覺得,除非你真的處在那個身份裡,才能感受到那種壓力的巨大
,真的,不足為外人道,因為他是異性戀,所有的一切在他眼裡
都是理所當然的。

小柯是個壓抑的人。性格上、情感上,甚至他的房間都是灰藍的
色調;整個人似乎和那房子的古老氣味合在一起似的。但他又不
甘於寂寞,於是電影裡的敘述者這麼猜想,小柯是因為這個原因
才會裝了答錄機。小柯覺得愛情是種束縛,一個人自在些,但在
面對小皮的誘惑,他又情不自禁地屈從。

其實電影裡把許多同志的期待很單純地表達出來。像是小柯的學
長說,他和男友在一起兩年了,很難得;像是小柯看到小皮的攝
影機裡的自白,他也動搖了。我一直覺得他其實很想讓自己現身
,所以才會有那篇自傳性的同志小說的寫作;但他面對曝光的壓
力又變成一種本能似的反應。強迫曝光,講的其實是他內心的掙
扎與取捨,他強迫他自己,曝光。

後來我在想,好像每個人都有相似的處,例如跑去看同志電影,
交報告時挑個同志議題,或者在某個同志主題演講中出現或發問
,那種微妙的類似出櫃的心理一直很曖昧。就像今天,看這部電
影,身邊坐的是一個所上的女同學,好像就在防衛著某些可能,
但卻又是這種場合;很想向導演提問題,但又怕四周的眼光,儘
管那可能只是自己的想像。看到電影裡某些直指同志心理的情節
,也許心裡很激動,但又得裝出一旁觀者的心態。似乎每個場合
都在強迫曝光,那是種自己內心的爭戰。

很高興看到這樣的片子,很安靜,沒有太多的配樂;十六釐米的
畫面,粗糙卻像在看自己身邊的人一般,連收音都像是錄音機播
放的效果。但看到的是,同志的問題就是那麼家常的上演著,不
需要太多刻意的渲染和太造作的劇情。

因為有些感動憋著不能明說,回來就趕快寫下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