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把一個長篇故事寫完,照例得說一些話。寫這篇感想的時間比較早一些,雖然故事在部落格裡還沒有貼完,但寫完的心情如果沒有馬上打字記下來,以這種年紀、這種記性,肯定會忘記。就像一年前的西藏旅行,搞到現在遊記也還沒寫完,大概一輩子也補不完了,唉!(這是哪壺不開)

來寫一些感想。

「我們4個」的這個故事,起於我在某一天胡思亂想時寫了一個「4」的數字──我常常帶本筆記本亂寫字塗鴉──一個十字配上一條斜線,對我來說好像有某種象徵性的意義,於是我開始想,好久沒有寫長篇的故事了,雖然寫了可能也只是自爽成分居多,但好像應該讓自己再一次處於那種「寫長篇小說」的狀態裡;如果很喜歡創作故事,總是會有懸念想寫長篇──這是我個人偏執的想法啦!

於是打定了主意,用了「4」這個字開始想像,我要寫四個人的故事。當然這個「4」是有些暗示的,不過就不明說了。

四個人當然都有一些過去朋友的原型,只是發展的故事都沒有發生在原型們的身上,從一開始的學生生活,到最後踏入職場,那些章節的名字幾乎在一開始就設定好,也馬上知道自己要把故事分成兩半部,第一部分談大學時代,第二部分談畢業之後的事。訂章節名字時,整個故事的大綱其實就已經在腦子裡架構好了,讓它們彼此有一些對應關係──也許有人可以看出來,看不出來也沒差──只是後來在寫的時候有稍作修正,但沒有離原來的方向太遠就是了。

取人名是最困難的事。

我本來很做作地想在人名上下一點功夫,讓它帶有一些隱喻,但最後還是宣告放棄,不過也並非隨便取的……總之,我盡力了。

李凱,綽號直接叫凱子,名字就很公子哥兒,這應該是個人偏見,哈哈。感覺名字一看就是個帥哥、家世好、身高夠,大概也會有人魚線。

溥浩波,綽號阿波。這名字假掰到極點,但因為一開始就得寫到,所以我想超久的,放在他身上就是想造成一個反差。

哈澤軍,綽號是小樂,至於「澤軍」這兩個字是從網路男寶寶姓名裡查到的,總之就是要和軍人背景扯上一點關係。

方文智,這名字取得很隨便,而且一開始是「蚊子」這個諧音先跑進腦子。因為是南部出身的小孩,所以用這種比較樸實的名字。

故事因為有四個角色,所以劇情一定是圍繞在他們身邊打轉,講他們的愛情,也講他們的友情,甚至延伸到他們的家庭。我最近很喜歡把同志的故事發展到家的面向,倒不是覺得愛情寫膩了,也不是想自命清高地想和別人不一樣──不過說真的,我不擅長寫太親密的感情互動,就是那種非常心情式的對話或互動,所以只好努力讓故事劇情更豐富一些。再者,也許是因為年紀大了,認真地覺得「家」這個概念在同志的生命裡其實非常重要;這裡指的家,當然是原生家庭,那種衝突、誤解、接受、冰釋,是我現在最關心的事。

我很享受寫故事的樂趣,幾乎只要打開筆電就可以生產3000字左右,也許情節不特別吸引人,但真的算是絞盡腦汁了,我自己的戀愛經驗不多,倒是有蠻多想像力,但偏偏人又實際得很,所以這種衝突性應該或多或少會表現在故事裡吧!

必須自首的是,裡頭有一些年份的錯亂,就是我搞錯了某些事件應該發生的年代,例如專輯的歌曲、網路的出現、電子商務的泡沫化等等,所以在修正的時候寫得模擬兩可,因為那和情節有一些關聯,真的要大大改動我就太懶了,只好不負責任地就這樣呈現了。

重讀的時候,我深覺自己有個致命的缺失,就是沒能把劇情寫到最骨子裡,寫出那種很細微、很心境式的互動。換言之,雖然主角用了「我」在闡述,本質上還是個站在遠方說故事的人,所以感動的成分不多,而且老是不喜歡把一件事情說到最後,這好像變成我的習慣了,沒有刻意就會往那個方向發展。但這該怎麼辦呢?我也不知道,只好留待下次努力了。

這樣檢討下去會愈來愈沮喪,但如同先前說的,寫故事就是圖個自爽,那就這樣吧!看過的人就別介意太多,想罵的人可以用悄悄話就是了。(是有沒有這麼沒骨氣?)

 

 

我想,接下來會好好休息一陣子,暫時不想寫小說了。雖然創作故事非常快樂,但有時候覺得自己實在寫不好,某種罪惡感是會一直困擾著。

總之,我們4個 的故事結束了,謝謝收看。

 

ps.這部長篇的名字本來打算用"卡夫卡",後來覺得太做作就放棄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rtry 的頭像
    ortry

    or,try

    or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