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房換衣服時,客廳裡只留了他和豆豆。我已經簡單地幫他們作了介紹,用
「阿杰叔叔」來作為他的稱呼。
「阿杰叔叔和舅舅是什麼關係?」
「就是朋友啊!」
我簡短地回答,自以為多說多錯。
「但媽媽說你們是partner 。」
從一個四歲小孩的口中聽到那名詞,我一瞬間有點反應不過來。雖然這個單
字可以有很多解釋,而豆豆或許也根本不瞭解它代表的某些涵意,但姊這麼
教他,擺明了就是在公開我的性向。
「partner 就是朋友、夥伴的意思啊!豆豆你知道夥伴是什麼嗎?就是兩個
人的關係很密切,會一起做些什麼事,而且把對方都當成對自己很重要的人
。」
他竟然還耐心地跟一個小孩子解釋,但那些平凡無奇的句子卻讓我臉紅了。
等我再走出房門,他們兩個竟然已經聊了開來──一個三十幾歲的大人和一
個四歲小孩,到底有什麼話題可以聊得這麼投入,實在是讓我非常好奇的一
件事。我聽到裡頭有不少卡通人物的名字,甚至還有一些聽起來像偶像劇的
人名,阿杰竟然也懂這些事。
而且我還發現,阿杰並沒有刻意讓自己的說話腔調變得孩子氣,不像媽會用
些疊字或童語,也不像爸會故意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溫柔,他只是不厭其煩地
用淺白的字句表達他的想法,那像是一個我從來不認識的男人。
從還沒正式交往,到現在已經將近兩年的關係,阿杰喜歡聊的話題都是在同
志運動或性別議題上,進而對一些政治事件或弱勢團體也投注關心。我跟著
他去參加過遊行,陪他在凱道上靜坐,大聲地唱歌聲援反核廢,綁上布條宣
示對現狀的不滿。我們一起去聽過幾場非商業性的演唱會,在那些場合裡握
著彼此的手像宣示著彼此關係的確定性,甚至忘情地在某些時刻吻著對方,
只因為被現場的氣氛所感染。
我以為那就是阿杰的全部,原來我也不夠瞭解他。
我常會替自己開脫,因為在我出生之前,爸媽已經活了幾十年了,我不認識
那段歲月的他們,所以我無法瞭解;而阿杰是在他三十歲才走進我生命裡,
在那之前的他對我而言一片空白,所以我也無法瞭解。那樣的說法可以延伸
到我曾經喜歡過的男孩子,像是阿東或敦元學長,我認識的都只是某個時間
點的他們,那不足以讓我瞭解他們。
那豆豆呢?從他出生到現在,我一路看著他,但我對他還是存在著點陌生。
究竟是瞭解一個人真的太難,還是我不想瞭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