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天還是暗的,只有街燈亮著。


計程車司抽著煙等在車旁,大概才抽沒幾口就看見我下來,趕緊熄了煙打開車門。往國光客運A棟的路上他開得飛快,沒什麼人車的羅斯福路上有點早晨的微溼氣息。他問了我班機時間,提議我可以搭他的車直接過去,不透過車行可以只算我八百。


「下次吧!」我委婉地這麼回答,轉頭看著窗外沒再搭腔。


緊閉的車窗無聲地滑過片段街景,在候車的地方有家便利商店亮著燈,已經排了十幾個人。才付了錢下車,迎面就有個人過來詢問搭車到機場的意願─回頭車只要兩百塊,馬上出發。雖然並不是那麼急,但還得等上半小時左右才有巴士,乾脆先過去機場掛行李晃晃也好。同車的還有一對情侶,應該是搭七點左右的飛機,他倆細細碎碎地在後座討論些什麼,我則和司機有一搭沒一搭地閒扯。


到了一航,下車拿了行李,跟司機道了聲謝。航廈外頭沒見到半個人影有點不習慣。進到大廳倒是看見了不少人,但和以往幾次經驗比起來還是蠻空曠的。在看板上確認了我要搭的CX463的櫃台,排隊的人很少,把護照和之前印下來的確認郵件交給櫃檯人員,順利拿到機票。行李放到輸送帶上時,我瞥了一眼,10.X公斤,提著的確是有點沈,主要應該是書、筆記和食物的重量。大廳裡冷氣微涼,因為起床時已經吃了早餐,這時也沒有想再吃些什麼;時間太早,海關外頭的店沒幾家開,沒想到進到裡面也一樣,只有幾間煙酒巧克力的免稅店開著,索幸直接進登機大廳,一邊看小說一邊等登機時間。




※ ※ ※ ※


高度慢慢下降,幾座島的身影浮現在雲下。走過空橋一直等到雙腳踏上機場內部的地板,那種出國的感覺總算落實下來─揹著一只背包,脖子上掛著相機,偶爾不顧旁人目光的自拍─我在香港,一個人。玻璃窗透進來的陽光還好,冷氣沒想像中強,人聲順著細細密密的空調聲往前鋪開,我跟著眾人的腳步一直往前來到入境的證件檢查櫃台。



在這兒花了不少時間,即使是早上八點,已經有不少各色人種排隊等著過海關,各種語言交錯著此起彼落,後頭的小女孩還不時跑到我旁邊拉我的褲管或背包帶子,被母親制止了好幾次。開放的窗口很少,只能耐著性子一個挨著一個往前。等到拿了行李,已經是半小時之後的事了。先往增值機替八達通卡加了值,依著指標到巴士站等車。A11似乎不好等,但反正我也沒什麼好急的。




經過一座熟悉的斜張橋,往市區的路上左側是漂亮的山景與海景;建築物依舊拔尖地往天空矗立著,帶點刺破雲層般的氣勢。幾個熟悉的地名、路名依序在眼前一閃而過,一些人上車下車,人聲不時透過開啟的後門傳進來。我並不確定自己要在那個站下車,因為只曉得飯店的地址和附近的路名,所以得不時留意一旁的站牌是不是有熟悉的資訊。車子駛入一條窄小的路(電氣道),我突然有種直覺好像該下車了─真的是直覺,心想反正就算下錯站也只要走個一小段吧!等到下了車回過頭一看,飯店的牌子就在前方兩百公尺的頭上!




辦好了check in,因為要等中午才能入住,便寄放了大行李,打算在四周先熟悉環境。在便利商店買了瓶咖啡(我的睡意還醒著)和one2free電話儲值卡,插進iphone的卡槽,馬上發了訊息給香港朋友們。北角這一帶雖然人也不少,但那種市區的感覺還是不同於銅鑼灣或中環。我先確認了待會兒可以到紅磡的站牌位置,然後沿著道路往北角站的方向過去。這一帶有好多傢俱或室內設計的的店,房仲業者也不少,三、四百萬港幣的房子似乎是主流。路上還經過了德成號,聽說是家有名的店,門口擺了個「是日蛋卷售罄」的牌子,這時候還只是早上十一點多,生意真好。後面幾天一直想過來買,但沒想到一直到最後一天還是沒辦法抽出空過來。




步行來到春秧街一帶,轉頭看見有個碼頭,就往那個方向走過去。北角碼頭有種遺城的荒涼味道,沒什麼人會待在這兒,幾個老人望著隔海的那一頭發呆,開始發威的陽光讓背上出了點汗。我坐在陰涼的橋下翻看旅遊書,吹著細細涼涼的風,聽著身旁廣東話夾雜著某種不知名語言的對話;船的馬達聲破碎成一小段一小段漸行漸遠,有種催眠的感覺。




回飯店拿房間時又耽擱了一點時間,順利拿到兩張2117的房卡,搭著電梯直上21樓。才出電梯一轉身,房間就在電梯旁邊,找都不用找。等行李的空檔拍了幾張房間空景,冷氣讓剛才躁熱的毛孔都醒了過來;把一些重要的東西先鎖進保險箱,拉里拉雜地完成一些瑣事(這才想起來,我進房前忘了先敲門說聲「打擾了」),趕忙搭了電梯又下樓,到地鐵炮台山站前的102巴士站牌等車。



過紅隧那一段塞得很嚴重,從景隆街一直到紅磡站幾乎都是走走停停的;一直覺得香港的市區道路很有趣,交錯著巴士、小巴、電車、的士和私人車輛,在地勢的限制下起落的路線顯得非常生動。在過紅隧後的第一站下車,左手邊就是理工大學。這時已經接近和Kitty約好的時間,撥了電話,一路往學校裡頭走,包玉剛圖書館前學生們來來去去,冷氣強勁的發出轟轟的聲響,嘰哩咕嚕的廣東話沒幾句聽得懂,直到Kitty的中文出現,我的耳朵總算恢復了聽覺。




Kitty帶著我走了一大段路,上了段階梯來到一家賣海南雞飯的店,步行距離應該可以從師大走到台大了,很幸運地店裡有位子。小小的空間裡穿梭著窄窄的動線,落座時店家馬上送來一杯茶。點了白肉海南雞飯和芋香奶茶。海南雞飯的份量不多,但味道很不錯。師大之前有家賣海南雞飯的店,也會在飯上淋雞油增加香氣和口感,但後來不曉得為什麼就變成普通白飯,最後店也倒了─這是題外話。


Karen因為工作的關系無法出席,於是把要給Kitty的東西全數都交給她,順便問了幾個景點的交通方式。因為她的午飯時間並不長,沒坐多久就離開了,回程路上還介紹了路旁解放軍的軍營位置,還有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展覽。Kitty建議我可以搭973到赤柱,因為站牌就在理工大學對面,我當然也打算照辦,方便最好囉!


回到圖書館,已經空了的背包又裝上從Kitty那兒拿來要給其他人的東西,我走到剛才說的候車處,卻完全看不到973的站牌!那個廣場底下就是個巴士集散地,但我找了好幾次都沒有973,於是順著剛才看到對面站牌的地方往回走,卻一樣沒找到。本來想打電話再問個清楚,但想到Kitty可能在工作了有點不好意思,乾脆就依照我原來的計畫,搭地鐵到中環再轉巴士過去。


從尖東走了一大段路到尖沙咀站,搭地鐵過海到了中環,一出地面就是人聲雜遝的中環市區,來來往往的行人像走在熱上似的急急穿梭。順著指標走到對面交易廣場巴士總站,抖大的「赤柱」字樣就寫在260的站牌那兒,而且還是特快的車,我趕緊接到隊伍後頭。排隊的時候,還有個外國人向我問車,以為我是日本人─我一點都不像日本人吧!但對他們來說,亞洲人都一個樣吧!



※ ※ ※ ※


巴士在蜿娫的道路上前進,右手邊就是澄藍的海景,晃動的車上讓我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,但又捨不得這樣的海天景色。下車處的左手邊可以通往赤柱的正灘,右手邊是往赤柱大街的方向。我先朝左邊走,一路上很多歐美人士穿著清涼的扮扮在路上走,臉上都是紅通通的掛著笑。沙灘一帶有不少人,曬著太陽或躲進海水裡,幾隻小船和幾座海上平台飄盪在水面上,繫著浮球的安全線延展到海的深處,太陽很大,偶爾有一點風吹過帶起淺淺的浪。



我一直覺得這個景色好像在某些香港的電影裡看過,但也可能沙灘都長得差不多。我走到一處陰涼的地方,攤開素描本隨意塗鴨,畫下那些小船、海浪,還有遠處一排房子,氣氛悠閒到我都想下海去游個一趟了。Michelle在這時傳了簡訊過來,我也順便跟她約了吃飯的事。



順著沙灘走回下車的地方,再跟著人潮往赤柱大街的方向走,那一邊充滿著來往的遊客和熱鬧的市集,只是我沒有什麼想買的,只好隨意走進去看一看再出來。衣服、包包、鞋子、手工藝品或者其他海灘用品都沒打到我,倒是很自然地買了一張赤柱的明信片,也算是作個紀念。從小路穿出來,來到碼頭一帶,這兒有很多酒店或咖啡店是沿著水岸蓋起來的,應該就是讓遊客可以邊休息邊看著海景發呆吧!



散步走到美利樓,建築物外觀蠻好看的,應該是巴洛克時期的建築物吧!據說建築物本來不是在這兒,是整個拆過來易地重建的。我在附近隨便拍了些照片,再到一旁的卜公碼頭坐著休息,真的是一不小心就會睡著的輕鬆閒適啊!岸邊有人在拍婚紗照,店家裡攤坐著一身橫肉的歐美人士,我本來想進美利樓也來個午后咖啡,但今天其實已經兩杯咖啡了,不要太超過。坐在岸邊,以美利樓為景又畫了一張畫,太悠閒了就會想做些看起來更悠閒的事。





走回赤柱大街的路上,看見雪糕車開了下來,忍不住嘴嚵於是又去買了。雪糕融化得很快,才拍完照外形就有些不保,於是邊走邊吃地在附近逛了一圈。一個人的時候,時間好像多得花不完,不用趕著去那裡做什麼,要走要停都很自由。



走回巴士站,搭上回交易廣場的車6X,Kitty來訊息說她晚上要過去旺角。反正我也不曉得晚餐吃什麼,就當跟屁蟲好了。坐在巴士的頂層,旁邊有兩個歐洲的歐巴桑用很快速的英語聊著天,一搭一唱的腔調都沒什麼變化,真的超催眠的,赤柱的海靜靜地漫過來,說話的聲音像氣泡一樣咕嚕咕嚕的,我聽著聽著竟然就睡著了……



※ ※ ※ ※


睜開眼睛時,有一堆人正在下車。我搞不清楚自己身在那裡,旁邊的兩位老太太已經不見了,但車上還陸續有人在往下層走。我望窗外看了看,雖然不覺得會有什麼用(我坐的那一邊看不到站牌)但還是試試,沒想到真的讓我看見「金鐘」的字樣,所以應該是在太古廣場附近吧!我趕快尾隨著人群下車,對面果然就是地鐵金鐘站!


旺角站下了車,在出口的Body Shop等了一會兒,Kitty穿著上班服出現了,開始思考著應該吃什麼當晚餐。旺角的人潮很可怕,從我搭地鐵過來的路上就見識到了,我記得上次也是和大休到這裡吃晚餐,一樣是迷失在錯亂的街道與擁擠的人群中。我們走到一處叫「雅蘭中心」的地方,那兒是一處有很多餐廳和賣店聚集的建築。Kitty先試了其中一家店,但卻要等上三十幾桌才有位子!放棄之後,轉往另一家只要等10桌的Pokka Café,而且它的隔壁就是發記甜品,等一下就可以達成楊枝甘露的願望了。


我們是38號,沒等多久就有位子了。這家店的菜單很多樣,日式、韓式、美式、義式或其他不曉得那些國家的料理都有,有點像「樂雅樂」之類的地方。我點了三文魚八爪魚蟹子壽司飯,Kitty則點了份量很多的滑蛋吉列豬排丼定食,還把她的配菜讓給我(因為是生的)。老實說壽司飯的量其實還好,但我可能是太睏了,胃口不是太好,但還是努力完食。但Kitty就顯得力不從心,底下的飯還下一大半,跟服務生抱怨了「你們的飯好多啊」─但她還是會去吃甜品。


一旁的發記排了一些人,但因為是甜品所以也用不了多久時間。坐下之後當然是點楊枝甘露囉!等待的時間裡,一直回到店裡頭明顯的榴槤氣味,隔壁桌的女子桌上也有個待切的班戟,一切開竟然也是榴槤!


牆上貼了許多推薦的新菜色,有些棉花冰的照片看起來很誘人,什麼竹炭口味的啦、薑汁燉蛋口味的啦,但我滿腦子只有楊枝甘露。雖然Kitty號稱有第二個胃可以吃甜品,但顯然今天的豬排丼定食有點超乎預期,她吃得有點辛苦。店門口排隊的人潮依舊,店裡頭榴蓮味依飄香(臭?),享用著甜酸合度的楊枝甘露,今天一整天都過得好滿足啊!



搭上回家的巴士,在紅墈站告別Kitty,車子一路過了紅隧,路過維多利亞公園,銅鑼灣燈光明亮,電車的叮叮聲間歇地響起,我留意著窗外的流動的街景,在看見炮台山站時趕快壓了下車鈴。這一站叫電廠街,日後幾天都要記得。



在飯店裡試了網路,接上充電器替手機和相機充電;拉開窗簾看著對面一整排的大樓亮起的點點燈光,這是香港的第一晚,很想睡,但又捨不得睡。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rtry 的頭像
    ortry

    or,try

    or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