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質樸的曲調文字與渾然天成的歌聲,是我對昊恩家家的第一個印象。
以前陳建年剛出來的時候,聽了他幾場現場表演,身邊總會跟著Am樂團,說
是樂團,其實裡頭全是他的親朋好友,感覺就好像今天有表演,趕緊到左鄰
右舍呼告一番,然後幾個人趿著拖鞋,扛著吉他、定音鼓或各種節奏樂器,
就那麼圍到廣場上,清點之後出發去表演。
真實情況當然沒這麼誇張,但坐在台下看他們的演出,總能感受到當中所營
造出來的奇妙氛圍,很隨興、很自在,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表演不夠專業,
但就像建年第一張專輯的歌曲說的,輕鬆快樂,這就是原住民的音樂。
昊恩和家家是當時常出現在團體中的一男一女。兩個人壯碩的體型在舞台上
其實十分顯眼,而出色的吉他功能與歌候卻更讓人印象深刻。去年初次聽到
他們要出專輯,是在誠品信義店建年演出的時候。總算在2006年底,他們的
新專輯「Blue in Love」上架,在唱片界初試啼聲。
前面只是些背景介紹,純粹讓不認識他們的人稍微了解一下。要講的,是昨
天在誠品敦南店的演出。
以「黑膠文藝復興」為題,昊恩家家是其中一個場次的演出者。趕到敦南誠
品時,被擠在唱片行門口的一小撮人給分了心,直到吉他調弦的聲音從表演
場傳過來,才趕緊往表演舞台的地方靠過去。

舞台上除了昊恩和家家,還多了兩個人,永龍和宏豪。很隨意地幾句閒聊,
屬於他們原住民式的笑話依舊讓台下不少人跟著笑起來。家家輕柔的歌聲為
表演開了頭,是首日文歌;上回在誠品聽過她唱這首,據說描寫的是在金門
當兵的日子。家家的聲音裡有種獨特的魅力,像和著每一個呼吸起伏似地演
唱著我聽不懂的歌詞,輕快地讓人想跟著唱和。後來才知道它就是胡德夫老
師「大武山美麗的媽媽」的原曲。
昊恩的歌聲和家家有很大的不同。他雄渾的嗓音就像是從山巒裡蹦發出來的
回音,沒有過度的技巧賣弄,卻把歌曲的味道恰如其份地展現出來。你可以
感覺他藉著歌在向你說些什麼,很誠懇、認真地說。家家會適時地在一旁輕
聲地合音,歌曲中過於剛毅的線條總在她的修飾中被和緩地接受了。
以專輯裡的作品來說,昊恩的創作比較偏向他生活中所見所感,對部落的熱
情,對家的渴求,對父親的懷念,對生命的消逝等等,裡頭不會有愛恨嗔痴
的傷春悲秋,反而是種想法的直接抒發。家家的創作則比較可愛,也許是因
為年紀輕,她會寫愛情,把心裡想的誠實化成文字,卻不太拐彎抹角地用詞
藻去修飾,於是很容易可以從裡頭聽出微微的甜膩。在時下的流行樂市場,
這樣的東西或許不夠討好吧!只是他們也不太好意思老在表演唱合鼓動聽眾
們去買專輯。
他們唱了專輯裡大部份的歌曲,其中穿插了幾首原住民歌謠,老鼠、海邊撿
貝殼(阿美族)。總覺得唱著這些歌曲的他們是快樂的,昊恩的吉他輕快地撥
動,宏豪的定音鼓穩定地加入節奏,永龍甩動手上的沙鈴一類的樂器點綴聲
響,家家似輕柔卻飛揚的聲線在曲調中跳躍律動著,好像從他們的合唱中可
以聽得見笑聲,於是這個場合不再是誠品的地下室,成了他們部落裡一個集
合的廣場,惹得你也想跟著唱、隨著動。

不過家家也說,她總覺得表演起來很不自在,很奇怪。我想是場地的關係吧
,他們天生該屬於那種不需限制的場合,配器不需多,但重點是大家可以同
樂,打著拍子、動著身體,甚至跟著開口,對他們來說就會是最大的認同。
我很少寫這種東西,還蠻不習慣的,不過反正寫了就順便貼上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