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七年前寫的短篇故事,重新看的時候,發現自己原來也曾對婚姻有所期待。
那幾年同學們一個一個地步入禮堂,參加了一場又一場的婚禮,算是人生中穿西裝的高峰期。我還蠻喜歡婚禮這樣的場合,鬧哄哄地像個市集,陳列在入口處厚重的相本與婚紗照,排隊等著簽名奉上紅包的人龍,致辭的新人或偶爾安排的表演,少不了的認識過程影片播放,,最重要的,自然是那個新人入場時排場。
鄭而重之地放緩了腳步,踩著紅毯的雙腳像拖著千斤重量──或許婚姻正象徵著某種責任的重量,使得新人不得不謹慎小心地踏出每一步,那條路通向的不是個光鮮亮麗的舞台,而是之後一連串的柴米油鹽、生活現實。
但他們總甘於承受。
幾年前也寫過名為「共舞」的歌,寫相戀到婚姻的一些點滴,這麼說起來,對於「結婚」我確有著某種憧與想像,卻總是逞強地說自己不需要,口是心非得緊。我想自己只是過於現實吧!對於可見的未來太不確定,對這樣的自己缺乏自信,只好想些藉口掩飾這一切。在故事裡,我把場景刻意作一點做作的連結,雖然是牽著手跟在新人後頭出場,同樣享受著四周的觀呼與掌聲,但只有一個人是真正等在前方準備恭喜他們的,想用這樣的安排偷渡一些同志們對婚禮的渴望,卻或多或少地作了點現實的妥協。
明天是11/28,社群中醞釀著一股集結的勢力,於是找出了這一篇舊故事,回應一點關於婚姻平權的想望。我會站到人群中,一如當年舉起粉紅色的字牌向天空宣誓,希望這個社會給我們一個正面的回應。
全站熱搜